绿皮火车,平均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,每站必停,与时速高达300多公里的高铁相比,自然是慢了许多,所以大家都把这种绿皮火车称为“小慢车”。
在贵州境内就有这么一趟公益性的“小慢车”,它的编号是5629/5630次,从1993年以来就一直在贵州大山深处一路穿行,服务于偏远地区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。
张承凤是在贵州遵义第一人民医院做护工,她说:“坐火车只要5块钱,坐班车要30多块钱。”她一直坐这趟火车去卖菜。这些站点多设置在沿线的深山区,为了方便沿线的居民,这趟列车站站停。对于小站上车的旅客,可以先上车、再买票。每天,在这趟小慢车上都会有一些像张承凤这样的菜农。这趟慢火车就如同行走在大山里的“公交车”,让菜农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省钱和方便。他们也把这趟火车称作他们的“农民车”。
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,这种慢火车本来可以淘汰了,但为了这些山区的老百姓,铁路部门保留了这些慢火车。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23年了票价都没有涨过,都是为了照顾老区的父老乡亲。
看到这里,眼眶瞬间湿润了!网友纷纷感动落泪!这些慢火车乘载着多少党和国家对山区人民的关爱,靠着这些列车山区人民可以走岀大山,把山里的蔬菜,土特产带到山外,不仅丰富了山外人民的菜蓝子,又增加了山区人民的经济收入,这就是一辆公益车!扶贫车!惠民车!致富车!
如今,类似的公益性低票价“小慢车”全国只剩下81对。很庆幸我老家陕西宝鸡就有,宝成铁路沿线宝鸡站开往广元站的“公益性秦岭小慢车”,也是站站停车,列车票价要比其他火车便宜很多,确实为沿线村民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,也被形象地比喻为流动市场,这才是真正老百姓自己的火车。
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,不像现在有高铁,就经常坐这种慢悠悠的便宜的绿皮普快列车。路途遥远,一个人坐还是非常无聊的,于是,便自然地和身边一样求学的同龄人聊了起来了,聊着聊着,10多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。其中有一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,当坐小火车经过宝鸡的农村时,小火车外面就有很多农民卖水果小吃,卖的桔子一块钱一袋,瓜子一块钱一袋,水煎包一块钱两个,面皮2块钱一份,实在太诱人了,一顿大饱口福!现在回想起来,做绿皮火车还真是一种“奢侈”的享受。能欣赏沿途不同的风景,观赏不同的地理文化,听着不同人的故事,心情如此地悠然自得。绿皮火车已经深深地融入一代人的记忆里,永远都无法抹去!
绿皮火车,一位网友这样赞美她:
绿皮虽慢情意深系连关爱党与民若要富民政策好车轮滚滚永長行
印象当中,我国的火车票价(高铁除外)有20多年没有上调过了!这个必须点赞,非常难能可贵,在物价飞涨的当下,能保持23年不涨价,是国家最接地气的亲民暖心举措!
时代在变,不变的是心系老百姓的初心,慢火车也能为扶贫致富添砖加瓦。为国家能保留慢火车这样的利民政策点赞!当大山里的父老乡亲富起来的时候,一定不会忘记每天龟行在大山里慢火车和一代代的铁路人,绿皮火车让无数国人感动!为老绿皮火车点赞!为铁路部门点赞!为“小慢车”的司乘人员点赞!满满的正能量。
小伙伴们,你那里还有绿皮火车吗?你与绿皮火车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呢?欢迎下方留言交流!
作者:秦韵莞香,东莞嘉创网络公司运营人员。